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振兴路1151号(榆林一院斜对面)  

邮箱 : svw2409@163.com  

联系电话:0912—3832711 

传真电话:0912—3524422 

编码:719000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东洲资讯 > 新闻事件新闻事件

若要改变世界,就不要改变自己

若要改变世界,就不要改变自己 |

      乔布斯离世5周年,代表了乔布斯用自我完整性扭曲现实的力量,被扭曲的是现实,不变的是他自己。 中国只有两种企业家。 第一种表现出来的样子是传统儒家的君子,信风水、爱喝茶,把曾国藩当做人格模板,讲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另一种愿意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常做些出格事情,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 两种之中都有成就不凡的人,也都有很多牛鬼蛇神。前一种企业家人格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遗产,后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是乔布斯的遗产。 从乔布斯死前好几年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人热衷于探讨他的种种人格缺陷与他所取得成就的必然联系,这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上或许也绝无仅有,马丁·路德·金乱性,甘地要少女陪睡,切·格瓦拉嗜杀,都只被描绘成与伟业无关的不端而已。 在拉斯维加斯,每年都有数不清场次的猫王模仿秀,成千上万人留着滑稽的鬓角扭腰扭腿娱乐观众,不过这数量比起每年在发布会上模仿乔布斯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来说还少得可怜,如果统计一下所有这些人的人数,估计整个天通苑小区都容不下他们,所有这些公司的估值加在一起甚至能把华尔街的资产总值甩出几十个陆家嘴。 人们内心里追逐成功的欲望总是驱使他们去模仿成功的人,让自己幼稚地相信穿上黑色高领毛衫或者嘲讽同行就能造出第二台iPhone 4,却忘记了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当那么多人学乔布斯喊着要改变世界的时候,他们首先应该想的不是有没有能力改变世界,而是有没有自信不改变自己。 毕竟当一个人面临足够大的诱惑的时候,往往最舍得放弃的就是自己的完整性。 

     比尔·盖茨  在提到微软这个既是伙伴又是对手的公司的时候,乔布斯曾经在1995年那次著名的《书呆子的胜利》的采访中评价他们「没有品位」。后来在2007的一次联合采访中,当比尔·盖茨被问到从乔布斯身上学到了什么的时候,他当着后者的面说「我愿意放弃很多东西来拥有史蒂夫的品味」。 比尔·盖茨之后为了证明自己说这句话是认真的,又补充说「直觉品味是与生俱来的」,或许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对于乔布斯来说,即便是他「与生俱来」的品味,其实也经历过培育的过程。        ·盖茨 乔布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典型的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他上大学后成了一名禅宗信徒,在之后的每一座房子里都有专门用来冥想的空间。佛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乔布斯的审美观,他在加州帕罗奥图和伍德赛德的房子都只有非常少的家具,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面积的空旷,包括苹果产品的极简设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宗的影响。 禅宗对乔布斯更重要的影响,在于让他始终保持着直觉式的思考方式,直到去世,他都一直按照甚至依赖自己的直觉对任何事情进行判断,他会荒诞地对同样两只鳄梨分别给出「世上最好」和「难以下咽」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 他出了名的反复无常也正是源于他依赖直觉的思考方式。詹姆斯·文森特(Mac《1984》广告创作者李·克劳的同事)评价乔布斯「你提出一个观点,他(乔布斯)会说这很愚蠢,却在两个星期之后又回来说‘我们就这么做吧’」。

      乔布斯最信任的员工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则会在重要设计完成后慎重选择告知乔布斯的时机,「史蒂夫会很快给出意见,他可能会说这就是一堆狗屎,但我知道这项技术很重要,需要被温柔对待。」 宗教信仰给乔布斯带来的变化也同样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上,他去雅达利面试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穿着一双拖鞋,像个嬉皮士,后来又去印度苦行7个月拜访禅宗导师,途中还患上了严重的痢疾。 像很多禅宗信徒一样,乔布斯也是素食主义者,大学和后来创建苹果初期只吃蔬菜和水果,他接受了一种理论,认为人的体味来自饮食产生的粘液,而他的饮食习惯只会产生很少量的这种粘液,于是他很少洗澡,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CEO和董事长也只是一个星期洗一次澡。他在第一次见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的时候身上一股怪味,而且「看上去就像胡志明」。 

      乔布斯也会改变自己,他后来也吃鱼和蛋,成了一个比希特勒还不严格的素食者(希特勒只吃蛋),也不再光着脚穿长袍去见投资人,并且像常人一样按时洗澡。他也在丢失自己的完整性,区别只在于他有特别的放弃或改变的方式,这就要讲到他的管理风格,这也是他的又一个和希特勒的相似之处。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乔布斯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他很多亲密的朋友包括他自己都承认沃兹尼亚克是一个更好的合作者,而性格上的差异也恰恰是他和沃兹尼亚克分道扬镳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那段分钱的公案)。 沃兹尼亚克和善、与世无争,乔布斯强硬而且欲望强烈。 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 乔布斯的管理风格以冷酷和残忍闻名,每个人都听到过无数个段子,他对不能达到他要求的产品的评价总是「烂」、「垃圾」如此之类,并且对之后的修改版本没完没了地进行相同的评价,直到达到他满意的那一刻。他会在发布会上总是不吝惜赞美之词来评价这些产品,苹果在对任何一款产品的官方称呼前都要加上如「革命性的」、「难以置信的」、「无法比拟的」这样的形容词。 2014年的热门电影《爆裂鼓手》塑造了一个电影历史上最像乔布斯的角色(甚至比乔布斯的传记电影还要更像),爵士乐指挥弗莱彻。弗莱彻像个骗子、恶棍,在排练时羞辱达不到标准的乐手,像对待蟑螂一样开除不合格的演奏者。这个角色在影片中这样一段台词:「我觉得人们根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不是去指挥的,我是去逼乐手突破自己的极限的,这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英语里再没有哪两个字比‘不错’更害人了。」 这部电影在2014年10月10日在美国公映,几乎刚好是乔布斯去世3周年纪念日,不难想象他如果看到了这部电影,应该会想要和这位「弗莱彻」聊一聊。 我们可以通过乔布斯对待产品从起步到完成的过程了解他的完美主义,只有完美的产品才是产品,否则就是垃圾。乔布斯对待产品的态度,就来自他对待自己的态度。 如果乔布斯对应着苹果的产品,那么他对待自己的方式就对应着自己对待产品的方式。在他所有这些改变里,任何一段经历都有很多伙伴向他劝诫,但最终让他不得不改变的,始终只会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他在皈依禅宗之后几乎始终素食,后来因为健康原因才开始吃鱼和蛋;他作为苹果最高管理者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穿长袍、光脚、很少洗澡,只是多次碰壁后才回归寻常的方式;甚至在他2003年确诊患上肿瘤之后,他用了足足9个月坚持不做手术试图通过严格素食、草药对抗疾病,直到扫描结果显示肿瘤已经增长而且可能扩散他才同意进行手术。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乔布斯的完美主义也并没有因此被减弱,他会因为麻醉面罩太难看而要求医生拿来5种备选方案让他选择,他只吃水果沙冰,并且要求提供六七种口味,因为大多数他只要吃一口就认定「不够好」。

      约翰·斯卡利  乔布斯一生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对斯卡利说的那句「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抓住机会改变世界?」斯卡利并没有因为乔布斯在纽约中央公园说的这句话就热血冲头,而是又经历了一段完整的考虑和谈判之后才决定离开百事,接受了苹果CEO的职位。 乔布斯同样把他一生中最高的评价和最无情的攻击都给了斯卡利。他对后者说他们在四季餐厅的谈话让他经历了「一生中最兴奋的一个夜晚」,他在谈妥了与斯卡利的合同后说自己之前「从来没有为自己真正钦佩的人工作过」。 但是在乔布斯因为那次与斯卡利著名的「他或者我」事件离开苹果之后,他评价后者「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愿景是不顾一切地保住自己CEO的职位。」 在所有乔布斯言语攻击过的人里,斯卡利不过沧海一粟而已。 

      乔布斯和斯卡利 乔布斯大概是整个科技界甚至商业世界里树敌最多的人。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对企业家的理解总是他们都是谨言慎行、长袖善舞之人,毕竟商业世界充满变数,谁也不能确保正确。唯独乔布斯似乎总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可以用完全不在乎的态度去否定任何一个竞争对手。 他在推出初代Mac的时候,通过李·克劳的广告《1984》攻击IBM是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的「老大哥」,后来又通过李·克劳的另一条广告嘲讽IBM让用户堕入坟墓,还在采访中说IBM如果没有同盟阵营早就死了;他评价比尔·盖茨和微软「没有品味」,后来又在广告《Mac对决PC》中将Windows用户表现成笨蛋,差点让前文提到的那次与比尔·盖茨的联合采访胎死腹中;他在创建NeXT之后,还曾说过AT&T搞不定软件,施乐不过是碰巧赶上了计算机产业的顺风车。 甚至在他离开苹果的时候,还在接受采访时说「苹果不懂如何利用新技术,不懂如何创造新产品……已经投入了累计超过50亿美金的研发费用,有什么效果吗?我没看到。」 透过

       这些攻击,我们看到了一个稳固而不容破坏的乔布斯,有着近似顽固的自信以及对所有与自己相悖者的不屑和轻蔑,而对那些自己并不认同却有所成的公司,他又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宣泄自己的愤怒,并且在这个过程里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就像他在1982年组织的团队集思会上列下的第一条规矩:「决不妥协」。 史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究竟改变了世界什么? 如果没有乔布斯,现在的电子产品或许仍然是软硬件分别开发,安装手机应用或许仍然要借助百度寻找各种靠谱不靠谱的软件园,电子产品售卖还是要通过靠得住的或靠不住的经销商。苹果当下的所有模式在未来都有可能被推翻,乔布斯造就的苹果,未必是未来的主流,反而很可能是科技潮流里的一个异类。 认识的、慕名的、听说的,人们提到乔布斯常常捆绑着「现实扭曲力场」这个为他创造的专有词。理解了这个词,大概也就理解了改变世界的意思:它代表了乔布斯用自我完整性扭曲现实的力量,被扭曲的是现实,不变的是他自己。